警告:這篇影評或心得保證有大雷,不僅嚴重劇透,尚有荒謬的猜測與詮釋、幼稚的評語、不入流的解說,若不願影響觀影情緒,請速速迴避。討論的過程會引用其他武俠電影的台詞或八卦,以及一些書籍的內容,請原諒我記性變差(天外謎之音:本來就沒啥記性),有些部分無法精確加註資料來源。
◎ 前言
先簡單說一下電影觀後感給那些沒看文章標題就直接跑進來想知道值不值得買票進場的看官:電影大師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既非武俠片,亦非歷史劇情片,說是哲學電影則太沈重,要說藝術電影感覺又不夠藝術,只能說它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如果您很喜歡看美美的風景相片,或對唐代古董、服裝或室內設計有興趣,不妨來看一看,場景滿精緻的。
然而如果您是原著黨,請忘掉原著再進場,或乾脆不要入場,電影與〈聶隱娘〉原著相差太多,看官若是抱著原著進電影院,保證會吐血出來,又一頭撞牆,只好用原著止血包紮傷口。
倘若看官您是重口味的武俠電影迷,您也就不要去看了,保證失望,沒有俠骨,沒有柔情,沒有拳拳到肉,沒有血脈噴張,廟堂看似太高,江湖彷彿太遠,然實則廟堂即是江湖,戰場就在廂房,說穿了便是:軍閥家庭中一個男人與三個女人的家庭倫理古裝動作片。
這部電影戲劇張力很淡薄,淡薄到需要較多的耐心跟稍微高一點的專注力,不然看到一半中間可能會睡著。
另一種說法是:如果看官觀賞電影『小小兵』時,因為劇情不夠力而覺得不好看,那就千萬不要去看『聶隱娘』,『聶隱娘』比『小小兵』還要沒戲劇張力。『小小兵』沒張力至少還用力賣萌,『聶隱娘』沒日沒月的,只剩下草了。
但也有可能看官抱怨『小小兵』的稀薄劇情,卻喜歡『聶隱娘』的平淡,只能說閣下真乃奇葩了。
如果看官是那種很喜歡偵探推理及陰謀論的讀者,加上有一點小小的妄想症,不時會犯上過度詮釋的毛病,請把這部電影視為一部家庭倫理古裝動作陰謀推理劇作來看,或許可以在觀影的過程中自得其樂。
過度詮釋有時候當然很要不得,可是當我(好像)在電影『臥虎藏龍』DVD導演隨片講評聽到李安跟編劇之一的詹姆斯·夏慕斯說『臥虎藏龍』最後決鬥的洞窟場景是在象徵『子宮』的時候,我真得嚇傻了。(DVD不知放哪裡了,一時找不到,恕我無法引用原話。)
所以有人會說『臥虎藏龍』表面是武俠,骨子裡色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怪乎後來李安的『色戒』會拍成那樣…….『呈現出超高難度特技動作,難以任人模仿』的刺客電影,果然大導演的心思非常人所能理解。
不過從此以後看『臥虎藏龍』,再也無法直視玉嬌龍的台詞:『誰說我沒有摸過兵器,摸過的,我爹在新疆,家裡養有府兵,我能摸他們的兵器,也玩。』
嗯……回歸正題吧。本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份討論電影本身,第二部分討論原作與電影。
壹、『刺客聶隱娘』的觀影評註
看的過程有一些想法,可是沒有當場紀錄,只能靠記憶了。
看電影前有個小插曲,電影院剪票的服務員不知道『聶』怎麼念,跑去問同事。侯導拍一部頗具歷史文化背景的電影是有好處的,從今以後,這位服務員應該不會忘記『聶』怎麼念。
◎ 電影開場
『刺客聶隱娘』電影開場是黑白畫面:道姑命令聶隱娘去刺殺一名大僚(大官),道姑陳述這位大官的罪狀:毒殺親父,杖殺兄長等等;道姑的指令是『為我刺其首,無使知覺,如刺飛鳥般容易。』
『如刺飛鳥般容易』一開始很難理解,這不是應該是用來形容聶隱娘殺人的形容詞嗎?但原著就是這樣寫的,這是一道命令,一項要求。
如果看官看過或玩過法國―加拿大電玩『刺客教條:兄弟會』或以後的電玩系列或電玩實況主的相關視頻,很容易就能理解:殺死大僚,任務達成同步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但是若能在過程中不被發現,像平常刺鳥時一樣快速有效率,便可達成百分之百的同步率。
可見道姑平常對聶隱娘的教導是:要求完美,近乎苛求。
偏偏另一次任務中,聶隱娘母性大發,在樑上看到刺殺目標同兒子玩耍,竟不忍心下手了。直接回道觀向道姑報告說她辦不到。
道姑知道聶隱娘無法完成任務,只是訓了幾句,派下另一個任務:叫聶隱娘下山回家殺自己的表兄田季安。
這裡劇情很怪,就像一般民眾連路考沒都過,就叫她領駕照開車上路。不出問題才怪。明明知道聶隱娘遇到特定情況會下不了手,居然不多加磨練或留校察看,直接要人家接新任務,目標還是表哥。不會派別人去嗎?這道姑怪怪的。
接著電影從黑白變彩色,出現片名:『刺客聶隱娘』幾個大字,背景是美美的晚霞與河流,美死了,要注意畫面下有一隻小水鳥,從左到右,劃破水面,激起小小的波瀾,好有趣。
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或說令人賞心悅目的場景大部分是自然風景。除非人是自然景色的一部份,不然,拍到人的時候,對我而言,稍微遜色一點,但還是很精緻。
聶隱娘回到家鄉,可惜侯導沒有給我們一個魏博的全景圖,不管是區域全景或是主建築全景,甚或街坊居民生活寫真式的觀照都沒有,少了一些(或很多)時代感。(還是其實有,但我沒注意到?)可能限於經費,沒有呈現出來。或者整個被侯導自己剪掉了?
◎ 劇情
本片台詞不多,透過開演前的字卡提示與各人的敘述,可以拼湊出一個劇情大概:當時唐代政府在邊境設有藩鎮,以屏蔽外犯,保護河洛,其中以魏博區的藩鎮最為強大,但是藩鎮擁兵自重,時常不甩中央政府的控制(即俗稱的『藩鎮割據』),唐政府為安撫魏博,使出和親政策,讓嘉誠公主嫁給魏博節度使田緒,嘉誠公主沒有子嗣,收養了田緒的庶子田季安;田季安年幼時原本與表妹窈七(即後來的聶隱娘)定親,可是洛州刺使元誼帶著一堆人投靠魏博,為了壯大魏博與鞏固田季安的地位,嘉誠公主只好毀約,讓田季安與元誼的女兒成婚;窈七不甘表哥田季安被搶走,從小喜歡爬樹的她展現天分,闖入情敵家後院,結果遭人發現,為了避禍,窈七的父親聶鋒將女兒交給道姑公主嚴加看管。道姑公主是嘉誠公主的孿生姊妹,兩人長得一模一樣,此外,道姑公主還是『皇家刺客學院』的院長兼唯一教師(大概也只收一名學生吧?我猜),訓練聶隱娘成為武功高強的刺客,專殺違法犯紀的大官;然而,聶隱娘的個性就是常常母愛氾濫,不適合當刺客,看到目標家裡有小朋友便不忍下手,跑去觀察敵情,竟然還被田家小朋友發現,驚動守衛,落荒而逃,正所謂『家有一小,如有一寶;正太在手,天下我有。』啊,不是,是『家有正太,闔家平安。』另一方面,田季安的堂叔田興在開會的時候,惹毛了田季安,被貶到臨清;當天晚上,聶隱娘又偷偷去節度使府中,觀察田季安與寵妾瑚姬,然後故意被發現,故意透露身份,連面罩都不戴;第二天田季安便派遣家中出刺客女兒的聶鋒護送討厭鬼田興去臨清赴任;除了道姑公主主持的刺客組織外,魏博另有一個與田元氏有關的組織派出刺客追殺赴任中的田興,所幸半路遭以磨鏡為業的男子阻止,聶隱娘也及時趕到,救了父親與舅父田興還有磨鏡男子;不料田元氏也是一名身懷絕技的刺客,想要進行第二波攻擊,可是被聶隱娘發現,兩人在林中短兵相接,聶隱娘勝出,雖是田季安正室與舊情人的對決,聶隱娘也沒有痛下殺手,只是輕輕劃破對方的面罩,田元氏落敗,很識相地自己走掉了,聶隱娘卻受了傷,還好半路遇到磨鏡男子,被帶回去療傷,療傷的過程中,聶隱娘露出美肩與美背,雖然唐代沒有電燈與電力技術,可是聶鋒這顆電燈泡是非常非常亮的,大概是擔心女兒被磨鏡男子吃掉吧;聶隱娘猶豫要不要下手的過程中,發現了田季安的小妾瑚姬有了身孕;瑚姬雖有身孕,卻不敢張揚,用雞血偽裝月事,不想讓人發現,但終究還是讓正室田元氏知道。一日,田元氏的師父下邪咒欲咒殺瑚姬,聶隱娘及時阻止一場悲劇,也讓田季安發現當年謀殺父親田緒的兇手便是自己老婆田元氏的師父,於是派人把他殺了;田季安氣沖沖跑去臥房拿起刀來要跟老婆算帳,可是自己兒子檔在前面,也無可奈何,只能氣沖沖離去,田元氏還是田元氏,田季安還是田季安,魏博還是魏博;聶隱娘上山向道姑報告自己無法完成任務,道姑動手想殺了聶隱娘,聶隱娘巧妙閃過攻擊,頭也不回地走了,最後如約與磨鏡男子重逢,送他到新羅。
◎ 忙碌的田元氏
雖然『刺客聶隱娘』以聶隱娘為主,但故事重心在田元氏身上,可以推敲出:當初洛州刺使元誼投奔魏博後,想盡辦法打入權力核心,嘉誠公主乃皇親國戚,自然是重中之重,待女兒嫁給田季安,元誼的刺客組織成員便持咒咒殺了田緒,嘉誠公主的地位與勢力加上元誼集團的支持,田季安順利繼任。
在田興遇刺客之前,魏博就發生過官員上任途中遭人活埋的事件,大概也是田元氏的家族部屬幹的,反正不利於元家集團利益者,必除之。
節度使府出現黑衣女子,而且還是家中小朋友無意撞見,田元氏為了保護兒女,不得不身穿刺客服、戴著面罩在樹林中走來走去,大概是一種類似刺客保全的職業病吧。
雖然那走來去的模樣很好笑,但至少田元氏比聶隱娘敬業多了,還會戴金色面罩。聶隱娘是連戴都不戴的,直接以素顏見人,一副老娘素顏嚇死你不償命的樣子(好啦,沒那麼素)。妳不為自己著想,至少也要為老爸著想啊!聶鋒可是魏博的公務員,那有一個公務員女兒當刺客,連臉都不遮一下的。如果不小心臉蛋被認出,老家不就完蛋了嗎?(相較起來,電影『臥虎藏龍』的玉嬌龍算乖的?老爹身為九門提督,是以玉嬌龍半夜偷寶劍還曉得要遮個臉。)
附帶提一下,本片刺客走路的樣子都不太像武功高手,比較像一般路人,若是刺客偽裝成路人也就算了……。嗯……只能說高手是隨時隨地都要深藏不露的,就算身著刺客服時也理當必須如此。
不知是不是田元氏發現聶隱娘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因此才出遠門跟蹤聶隱娘,所以刺客刺殺田興失敗後,兩人才會對上。反正不管田季安有沒有舊情復燃,既然威脅到子女的安全,田元氏自然要除掉潛在的禍害,順便捍衛自己的地位。可是行動失敗,可聶隱娘也沒痛下殺手,那就只剩下瑚姬這一個敵人了,既然懷孕,就要把她做掉。可是聶隱娘就像和平使者,阻止了一連串的陰謀。然而田元氏的後台太硬,地位太穩固,就算田季安最終發現真相,也奈何不了她。
聶穩娘向道姑作報告時,說:田季安一死,其嗣子年幼,魏博將會動盪不安。其動盪不安的原因,可以推測大概就是田元氏的娘家。(這當然只是根據電影情節的推測。)
田元氏是很忙碌的,要照顧子女,還要提防刺客兼老公舊情人,一方面排擠小妾,若小妾懷孕,必要時需將她除掉,另一方面有空沒事時還要支援刺殺任務。沒有田元氏,整部劇情怎麼撐得起來?最後沒有給她悲慘的結局,算對得起她了。
◎ 聶隱娘,侯導的潛在影迷
我猜聶隱娘若穿越時空到現在,應該會是侯孝賢導演的影迷,想想看聶隱娘武功高深莫測,若缺乏熱情,很難達到此一境界,可是她偏偏又討厭殺人,可想推知,殺人不是她的動力來源。那是什麼呢?大概是小時候喜歡爬樹的愛好吧。
說真的,我真的很想看聶隱娘怎麼爬上樹,或攀上房樑,她怎麼辦到的?太神秘了,都不給看。
身為一名古代刺客,除非是到菜市場混入人潮中捅人,不然大概就像電影所演,需長時間躲在角落或樑上,伺機而動,因而養成必須長時間觀察的耐性以及憋住膀胱不上廁所的超能力,可能從早到晚,除了光影變動,只剩下乏味的日常生活或一陳不變的景色,時間一久,大概就學會如何把無聊當有趣了。
就如片中所演,聶隱娘即使被人發現行蹤,仍然三番兩次潛入田府偷看人家生活。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啦?家裡沒電視嗎?好啦,比起現在,唐代娛樂是少得可憐。
聶隱娘除了喜歡攀爬運動外,應該也是無藥可救的偷窺狂。有如此超能力的人看侯導的電影,會覺得那只是一碟小菜。
回想以前看侯導的『海上花』,前面第一個鏡頭看了我快瘋了,第一次看到一個鏡頭慢慢地從左晃到右,再慢慢地從右晃到左,只看到一群人在一張桌子吃酒抱妹閒嗑牙沒重點,這個鏡頭長到我以為沒完沒了(據說有八分多鐘),恍惚間我以為我就是他們的一份子,我也在那張桌子旁邊跟他們交際應酬,彷彿有那麼一瞬間,我好像體會到了什麼是『永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拍法。神經病……我是說,我看了快得神經病,請恕我當時年幼無知,咳!咳!咳!
◎ 刺客觀點的『刺客聶隱娘』看法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一種看法就是把自己也當作是一名刺客(開始寫第二人稱小說嘍,here we go):你就是魏博的傳奇刺客空空兒,來無影去無蹤,武功高深莫測,自從收到聶隱娘下山欲不利藩主的情報,你便潛入聶家,有時躲在角落,有時喬裝打扮,有時和光同塵與環境融為一體,道姑公主和聶隱娘畢竟道行不夠,根本沒發覺你的存在,待道姑公主離開,妳觀察聶隱娘的一舉一動,包括她洗澡的時候(喂,導演,這段怎麼剪掉啦?還沒觀察夠耶!鏡頭慢一點啦!嘖,真是一點都沒有當刺客的敬業態度……)
當聶隱娘潛入田宅時,你也跟著進去了,看著聶隱娘觀察藩主狀況,你不急著出手,只是默默守候,就算隔著紗簾,還是看得很清楚,即使聶隱娘有所行動,你也知道你會立即出手,解除危機。(導演你可以拍得再無聊一點沒關係,我挺得住。)
如此觀察與等待雖然耗時費日,卻是值得的,因為你發現了藩主的正室居然也是刺客,你也發現了魏博境內居然有個刺客組織………
等到電影放映結束,你回到現實,發現自己腦袋空空,口袋空空,成了名符其實的空空兒。(不要打我……)
◎ 語言腔調
侯導花了大把錢,在電影中打造了接近唐朝生活的場景,王宮貴族的宅院與平民百姓的住家,對比起來很強烈,但是有環境沒有語境,有點可惜。
當聶隱娘下山歸來,聶田氏(聶隱娘的媽)在跟她述說往事時,那說話的感覺好自然。可是片中田季安主持第一場會議時,底下臣屬報告的說話腔調有點做作,雖然其實沒有那麼過份,但我還是覺得好像在看京劇的感覺。
據說侯導原本想為電影配上閩南語,但因故未能實現。畢竟一千多年了,歷經時代變遷,閩南語未必便是中古唐音,但念起來還是很有味道。再說,用北京語念唐詩,韻味全無,若以閩南語一氣讀之,不止口齒留芳,更覺通體舒暢。侯導遠道日本取仿唐文物實景拍攝,卻放棄隨手可得的似唐音語境,是有那麼一點缺憾。
◎ 美輪美奐的畫面
據說本片是用膠卷拍的,所以可以在目前電影螢幕上看到難得一見的粗大顆粒,真的好粗。但凡用上的畫面都美輪美奐,但用多了就覺得是來湊數的。有些劇情並沒有交代很清楚,只能靠自己腦補。
前面提到,拍到人物時,不知為何,比自然風景遜色一點。大概是我期待太多,所以當田元氏出場時,我覺得有一點在看唐代仕女畫的感覺,但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說不上來的怪,是鏡頭太近嗎?還是化妝不夠唐朝嗎……….
總之,這是個謎。
片中讓我覺得有意思的鏡頭是最後聶隱娘上山向道姑公主報告那一段,道姑身著白衣立於山巔,很怕她不小心跌下山谷,背景是藍天青山,看起來天氣不錯。當聶隱娘說她無法完成任務時,道姑心境變了,背景也跟著變了,山嵐自下而上遮住了整個青山藍天,變成白茫茫一片。
以自然景觀的變化反映劇情故事、人物心境的起伏,是蠻有意思的。現在科技發達,只能有錢就能弄出這樣的場景或更誇張的場面,但用多就俗氣了,看多也膩了。考慮到侯導「古法釀造」,拍片過程實際操作的困難與艱辛,不能不給侯導掌聲鼓勵。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馬丁史柯西斯導演的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 )」,主角霍華休斯曠日廢時,非等到雲層出現才肯繼續拍電影的過程。)
另外,聶家三口看來看去,由臉型來看,很難想像聶隱娘是聶家出廠的孩子。該不會是道姑抱錯小孩,搞錯戶口了吧。有點讓我出戲。
◎ 道姑公主與嘉誠公主,一個頭殼壞去的猜想與過度詮釋
道姑公主是嘉誠公主的孿生姊妹。
由聶隱娘的媽聶田氏的敘述可以得知,當年為了和親,唐政府將嘉誠公主下嫁給魏博節度使,但嘉誠公主見前來迎娶的禮車簡陋,拒絕上車,皇帝(不確定是公主的老爸還是老哥)於是將金根車送給公主,作為結婚禮車使用。
金根車就是天子專用的禮車,外表飾以金箔,一般人不能隨便乘坐,坐了便犯僭越之罪,嚴重的話,可是要殺頭的。
我們當然可以說,嘉誠公主個性頗傲嬌。但是聶田氏又說,嘉誠公主到了魏博,為了融入當地民情,打發奴婢僕人,發下豐厚的遣散費,實踐儉樸生活。
這個舉措跟先前傲嬌公主的無理取鬧似乎有點不一致,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嘉誠公主下嫁時不肯上魏博的禮車,是為了不給魏博面子,並維護大唐的尊嚴。雖說性格前後不一,但人性一直都是很複雜的吧。
但是,嘉誠公主有個雙胞胎姊妹道姑公主,行事風格像另一個版本的滅絕師太:電影開頭,聶隱娘因為看見行刺對象與小孩玩耍第一次任務失敗,道姑說:『以後遇此輩,先斷其所愛,然後決之。』意思是以後聶隱娘若遇到這種情況,要先把行刺目標的小孩或老婆愛人宰了,再殺了他。(當然,原著是尼姑沒錯,據說金庸也很喜歡〈聶隱娘〉原著,其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滅絕師太或許就是以〈聶隱娘〉的尼姑為原型也不一定。)
電影中,嘉誠公主生活簡樸,面對時局,抱持和平主義,而道姑公主則性情剛烈,嫉惡如仇。
讓人不得不合理懷疑,嘉誠公主當初要下嫁魏博時被掉包了。可能公主兩人自願調換身份,或新娘落跑,妹妹只好硬著頭皮頂替。
我們在片中看到的嘉誠公主是聶田氏或聶隱娘回憶中的公主,抱著古琴彈奏,朗誦范泰的《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
聶隱娘說嘉誠公主曾經教她《鸞鳥詩序》,她在片中下了個註解:「一個人,沒有同類.......公主就是青鸞……」(原諒我記性不好。)(後來參考正式預告片,應該是:『娘娘教我撫琴,說青鸞舞鏡,娘娘就是青鸞。一個人,沒有同類.......』)
嘉誠公主個性如此恬靜淡泊,不像是出嫁前會鬧脾氣的人,來到魏博後,覺得孤單寂寞冷,一心以維護唐政府與魏博之間的和平為己任。道姑公主則是滿腹幾百枚飛彈隨時對準魏博(沒有啦,我開玩笑的),一聽聶隱娘沒殺掉田季安,便對徒兒起了殺機,道姑不道姑,師父也不師父了。
如果嘉誠公主與道姑公主真得在其中一人出嫁前調換身份,整部電影變得很有意思,我們看得不只是一個不專業、不稱職、有嚴重偷窺癖、隨時母愛氾濫、看到帥哥就被賀爾蒙淹沒、不甩師命、任性私奔的女刺客的事蹟;也不只是一個苦命正室維護家庭、保護兒女的故事;而是性格迥異的孿生姊妹花之間在個性上與理念上的對抗。道姑公主一心要田季安死的動機與心境也變得複雜了,道姑公主會嫉妒在魏博的姊妹嗎?她會後悔嗎?這麼想殺人,為什麼不自己嫁過去再殺?聶隱娘的搖擺不定,象徵兩人對抗力量的消長。其他自己想了,到現在打字有點累(哈欠)……(天外謎之音:什麼態度?)
沒有劇情的劇情,緩慢的節奏,是不是為了掩飾兩人的身分交換,就不知道了。
這樣想,讓整部劇情變得很好玩,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不曉得。無論如何,不知是誰想出來的點子,把聶隱娘的師父道姑設定成嘉誠公主的孿生姊妹,值得嘉獎。不過雙胞胎的設定是有那麼一點很多人都在用的感覺,只能看用得有沒有張力就是了。
另一個荒謬的猜想與詮釋是:兩位公主不只是孿生姊妹,還是一對couple,愛人被搶走了,道姑公主除了出家修道以明己志外,自然對魏博滿腹幾百枚飛彈……嘉誠公主對著鏡子,思念愛人………禁忌不倫的女版『斷背山』………
(天外謎之音:不要再鬧了………….)
◎ 不合理的刺客教條或課綱
片尾,聶隱娘上山回報道姑公主因故無法下手,任務失敗,道姑公主說:『劍道無親,不與聖人同憂。汝劍術已成,惟不能斬絕人倫之親。』
其實這句話在預告中就出現了,預示了結局,一整個大劇透。
內容乍聽很厲害,但很無理。『劍道無親』仿自老子〈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一般的解釋是:天道沒有親屬非親屬之分的喜惡,但常常與好人同在。可以有更多更深入的解釋。
『不與聖人同憂』出自〈易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簡單說就是:萬物的生長變化有其自然規律,獨立於人的思想而運作。
『劍道無親,不與聖人同憂。汝劍術已成,惟不能斬絕人倫之親。』意思就像:不准懷疑命令,徹底執行任務,叫你砍誰就砍誰。
實際上就是一種訓練殺手時的洗腦式教育。
偏偏片中的聶隱娘是那種很難被洗腦的怪胎。道姑公主傳授的刺客教條或曰「洗腦課綱」(說實話,那個課綱不是用來洗腦的?)本身也很有問題。
破解之道有一:『劍要人用才能活,所謂劍法即人法。』(請參閱電影『臥虎藏龍』)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深入討論:劍是人製造出的工具,工具是給人用的……
這麼簡單就被破解的課綱,啊,不是,是刺客教條,很難束縛聶隱娘的心。
在觀影前,透過簡介、預告與側面的新聞已大約窺知劇情概要,我猜想聶隱娘最後是不是把他師父道姑公主給殺了,若殺了就離經叛道,有話題可以寫:新聞快報,聶隱娘拒絕接受課綱,不願執行刺客任務,將她的師父道姑公主殺害之後逃亡,官府已下達通緝令,魏博督虞侯聶鋒夫婦傷心欲絕,直言後悔當初將聶隱娘交給道姑公主,大唐政府對此則暫時不表示意見…….
電影當然不是這樣演的,聶隱娘獨立思考,心靈自由,解放束縛,轉身就走,所以最後有一個瀟灑的結局。侯導的電影沒有捲入時代,反而超越了時代。(天外謎之音:跟現實新聞沒關係吧,自己愛亂寫……)
額外提一下動作場面。大部分我都沒意見,只有聶隱娘解救田興的過程中連續擊殺三人,看起來好像電玩裡的連續刺殺技,好卡通的感覺。
貳、電影與原著
網路上有幾篇討論裴鉶原著〈聶隱娘〉的文章,不乏鉅細靡遺,詳細分析歷史文化背景者,也加註了很多『腦補情節』,蠻有意思的,看官不妨自行搜尋閱讀。寫到這裡也真的累了,就簡短結束吧。
◎ 電影的毀滅與重生
忘了在哪一本書看過,說:電影是一連串誕生與毀滅的過程,劇作家生出了劇本,但實際的拍攝,卻把劇本毀了,誕生了影片, 在進行剪接時,把影片毀了,誕生了電影。
『刺客聶影娘』讓我們看到規模更宏大的誕生與毀滅的過程:劇本把原著毀了,實際拍攝把劇本毀了,剪接過程謀殺了許多拍好的影片,電影拍好,送去影展時,政治新聞把電影毀了,電影正式上映後,觀眾的影評(或抱怨或惡評)把電影再正式徹底毀滅一次。
該發生的都發生了,只差裴鉶沒有『死去活來』,在劇作家或導演背後碎碎念。不過因為現在是農曆七月,所以……..watch your back……
但是還有一個可能的過程還沒發生:過了幾年後,歷經時間的淬煉,電影重新受到觀眾喜愛,這時電影得以重生,脫離個人的控制,彷彿獲得了永恆的生命,並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 刺客與女俠
金庸曾表示很喜歡〈聶隱娘〉,尤其喜歡聶隱娘學習武術的過程描述,說是為後世武俠小說作者不斷襲用,以及喜愛傲嬌刺客空空兒『一搏不中,即翩然遠逝,恥其不中』的形象。
但是在電影之中,將原著的這些部分完全略去。
另外,我覺得〈聶隱娘〉的實際主角應該是劉昌裔,聶隱娘因為他從刺客轉職為女俠或保全。(有保全業者在供奉聶隱娘的嗎?有點好奇。)
最後,聶隱娘警告劉昌裔的兒子劉縱被毒殺的情節也很有意思,作者欲言又止的,不知想傳達什麼。
只知道田季安當時的大唐皇帝是唐憲宗李純,劉昌裔後來被李純由地方召回中央,當時年紀已經很大,沒多久就死了。
劉昌裔返回中央政府時,聶隱娘沒有跟隨,雲遊去了,劉昌裔死時,聶隱娘來到京師,在其棺前放聲痛哭後又去雲遊了。
歷史上,在田季安暴斃後,田興領導魏博回歸大唐,使得唐政府在安使之亂後有一段短暫的統一。但是據說李純後來被宮中的太監毒死了。
新的皇帝繼位,原著中,聶隱娘與劉縱重逢,聶隱娘警告劉縱,要他來年棄官回老家,否則有生命危險,劉縱不聽,後來果真遇害。
劉昌裔真的是老死的嗎?劉縱是被誰害死的?作者為何寫聶隱娘痛哭?現在很難知道真相了。
原著中聶隱娘由刺客轉職為女俠的過程背後有其政治因素,但我們無緣在電影中看到導演如何詮釋這一段故事。
◎ 時代感
前面提到,我認為本片不是歷史劇情片,是因為很缺乏時代感。片中涉及的是唐朝後安史之亂的年代。〈資治通鑑〉說安史之亂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但我們在電影中看不到後安史之亂時代的大唐子民對著開元盛世的遺跡或悲憤或怨天尤人,或感嘆殘破的建築、枯朽的老人(或人瑞)曾有過的輝煌與自信。
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中羅城門的場景可能還呈現出那一點亂世過後,人民無力再起的感覺或味道。
只能說『刺客聶隱娘』涉及的是平行世界的唐代吧。
『刺客聶隱娘』是另外一種電影,不管是哪一種,但不會是你想的那一種。
既然原著面貌全非,時代感亦不足,為什麼要用上『聶隱娘』的名號呢?
李慕白說:『李慕白就是虛名;宗派是虛名、劍法也是虛名、這把青冥劍還是虛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請參閱電影『臥虎藏龍』)
當然,『聶隱娘』也是虛名…...
◎ 結語
最後用一句話結束本文:『人都是很固執的……尤其在選擇要走哪條路時,更是半點不能強求……我只能說,你最想要什麼,就去做什麼,那就是你自己的道。』(引自電玩『古劍奇譚二』角色謝衣之語。我是看實況主玩的。)
聶隱娘如此,侯導亦如此。
(天外謎之音:觀眾也如此,不是睡著,就是中途離場啦……)
附筆:有很多沒有寫的,與電影無關,大多是對歷史的看法。沒寫出來也好,免得……。若看官看完聶隱娘後,還能接著看完本文……嗯,請受在下一拜。
2015/8/29寫,2015/9/7修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