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16/07/02)帶兩個小朋友去看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口碑場,本來他們要去游泳池玩的,但因為其中一個腳有傷口……我會想看這部電影的理由是天氣太熱了……,另一個理由是我是多莉粉!我好像有第一集的DVD…… 
以前有一次有人跑來向我借筆記……我問她說:「妳誰啊?」她很生氣地回答說:「我是你同學啦!」然後她就很生氣地走掉了。事後過了很久,她很無奈跟我說這件事……嗯……我完全沒印象耶……有這回事?(天外謎之音:真是氣死一堆人……) 

本來就想看「海底總動員2」,一開始就想衝口碑場,但是因為先前看了續集電影IDR,害我對續作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差點駐足不前,想等各影評出現後再評估要不要去看……還好衝去看了,這部「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並沒有讓我失望,反而看完回去後,忍不住重看一遍DVD,以及DVD導演隨片講評……… 

你會發現,這次導演說故事技巧比以前進步很多………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之前一定要看第一集「海底總動員」,很多情節的推動與第一集有關。我帶去的小朋友因為已經在電視上看過多次重播,熟悉情節,進電影院看到小丑魚馬林和藍刀鯛多莉初見面撞在一起的場面,小朋友對我大喊:這我不是看過了嗎,為什麼要進電影院再看一次? 
我心裡想:你這小子也太沒耐性了……… 

另外,在第一集中,關於多莉的來歷與特殊能力,還有短暫失憶症都沒有多作說明,留了很多空白。這次導演編劇也很巧妙地將第一集中關於多莉的身世來歷做了補充,看得出來很有誠意。我認為如果能夠不用顧慮小朋友心情與家長要求,電影中間強調多莉在茫茫大海中無處可依的心情,再把這部片結局弄成悲劇的話,這部動畫會成為經典之作,但是副作用是:導演會被大小觀眾砍死…… 

雖然是「海底總動員2」是關於多莉的故事,但是整個劇情與「海底總動員」是相呼應的,用另一個角度探家庭價值與子女教育問題。異曲同工,異曲同工,畢竟是同一個導演的作品。 

在「海底總動員」DVD隨片講評中,導演說本來電影開場的悲劇事件是要用「插敘」來處理的:讓觀眾在一點一點釋放的插敘中,得知馬林一家人早先遇到了一場大悲劇。但是後來導演覺得整部電影要處理尼莫失蹤後在水族箱中的奇遇,以及馬林尋子的大冒險,還要再加上暗示家庭悲劇的「插敘」,會變得太複雜,所以放棄這個點子。 

然而,在「海底總動員2」,導演實現了複雜的敘事結構,不斷出現的插敘,帶領觀眾游向大海的記憶深處,緊緊牽動看官的觀影情緒。(天外謎之音:這不是在演鐵達尼,好嗎?) 

多莉的短暫失憶症?對應到尼莫的……。多莉如何學得鯨魚話?多莉沒事就在哼唱的歌曲從哪裡學來的?多莉在遇見馬林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經歷?……導演都有交代,或者說以既有的角色內容為基礎,編寫了一段令人動容的歸鄉冒險記。 

動畫技術對皮克斯來說不成問題,我相信劇本一定很難寫,以致相隔多年才堆出續作。 

「海底總動員」是冒險故事,是一則在魚兒之間口耳相傳的海洋傳奇。相較之下,「海底總動員2」的格局小了一點,出場的魚兒臨演也沒那麼多。這次的主要場景不在海洋,而在多莉的內心:這部動畫電影不僅僅關於家庭價值與教育議題,它還觸及了西方傳統長久以來的議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 

平常不問這些問題,生活是很愉快的。問了這些問題後,很多不安的感覺就會冒出來,就像一個人身處在荒野中孤單,原本以為很熟悉的人,忽然距離你很遠、很遠、很遠…………….就像在大海深處一樣,忽然不知要往何處………… 
(天外謎之音:……zzzzzzzzzzzz………) 

所幸,「海底總動員2」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動畫,節奏快速,充滿笑點,現場小朋友都看得很開心。對比「海底總動員」最後的高潮戲碼,「海底總動員2」為彌補本作格局偏小的問題,加錢加料,下足重本,擴大最後的高潮戲碼,成就了驚險刺激又瘋狂的動作場面,滿足小朋友的期待,但也可能整垮了不少動畫師……… 

最後、最後,片尾有所謂的「彩蛋」,熟悉「海底總動員」的人一定要等到最後字幕跑完。我帶去的另一個小朋友看到「彩蛋」,他興奮地說:這不是………嗎? 

我看的是中文版,電影的關鍵「畫面」如路標等等,都有做成繁體中文,我覺得很貼心。關於中文配音部分:其他的不說,只談多莉的部分,「海底總動員」的多莉像無辜的無知少女,「海底總動員2」的多莉比較像神經病,啊,不是,更正,是比較像迷惘的成熟女士,各有好壞。但是,李心潔的聲音比較高又比較甜,在「海底總動員」中講「鯨魚話」時,高音部分是很令人滿意的,比較有感覺,可是因為戴耳機與進電影院畢竟不同,這部分比較主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hilochampion 的頭像
    philochampion

    造口業影評+無聊讀書會

    philochamp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