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葉問」之警察故事(未看電影者勿入)

        電影:葉問

導演:葉偉信

演員:甄子丹  熊黛林  任達華  樊少皇

     所謂武打電影,其精髓在於暴力, 然而要讓觀眾看得「爽」,其門道就是「合理的報復」。

    主角受委屈,不得已之下以暴力討回公道,不但不會引起觀眾反感,反而會獲得更多共鳴。這就是武打類商業電影的公開秘密。

    葉問是一代詠春拳大師,詠春拳的招式不像徐克電影「黃飛鴻」裡那般大開大闔,但卻是實戰拳法,電影「葉問」裡打的路線幾乎是人體的中線大穴,雖然動作沒有「飛鴻」那般花枝招展,但是看得懂的會覺得真是「好狠的手法」,葉問沒有什麼大動作,卻可以一下子把人打暈。

    因為武打動作的先天不利,因此「葉問」這部傳記電影的劇本必須走「精緻路線」。

    它的劇情結構很有層次,首先,一位南方拳師來到佛山開武館,偷偷到葉問的住處「討教」,然而葉問家境富有,是位少爺,練拳是他的興趣,因此只是私下切磋。當然啦,葉問贏了。但是,這事不小心被一個偷窺小子傳了出去。拳師知道後,頗為生氣,想找在茶館喝茶的葉問詢問,眼見就要打起來,警察出現了。「想鬧事啊?我會看著你們。」一位維護治安的警察。

    沒多久,北方佬來了,幾乎打垮佛山所有的武師,佛山武界的名聲掃地了,行徑囂張的北方佬進而單挑葉問,警察在他們「切磋」前在葉問耳邊說:「幫我們掙回面子。」當然,葉問贏了。警察與佛山民眾站在同一邊。

    接著,日本人來了,身上有再厲害的武功也沒用,人家是船堅砲利,肉體凡胎怎麼擋得住彈藥鐵丸?葉問家產遭日軍沒收,原先的警察變成日本人的翻譯,一個漢奸走狗。佛山老老少少敢怒不敢言。誰能幫他們討回公道,掙回面子?

    大家都沒飯吃,戲中一開始向葉問切磋的武師,為了一袋米,跟日本人競技獲勝,得到一袋米給家人溫飽,算是稍微為佛山討回點顏面。後來這名武師因競技失利,因故被開槍打死,大家的怒氣又上升了,卻又無可奈何。

    在旁的葉問看不下去,挺身而出,以一打十,這時「合理的報復」出現了,應該不會有人會認為葉問打得太很,也為民眾吐了一口怨氣。先前的警察雖是「漢奸走狗」,但是在導演以「偷窺」的鏡頭畫面,讓觀眾「發現」這走狗把從日本人處獲得的好處全都交給他母親了,真是一名孝子。至於遭到日軍通緝的葉問一家人,也被警察大人偷偷藏了起來。

    先前的那位北方佬,在戰亂中成了盜匪,以暴力勒索紡織廠,最後遭葉問教訓,這也是「合理的報復」。

    可是,北方佬卻通知日軍將葉問捉走關進牢房。崇武的日本軍官想跟葉問較量,最後的高潮戲就是葉問如何以詠春拳對日本軍官進行「合理的報復」,而圍觀的民眾又如何群情激憤。最後的最後,葉問當然贏了,但是也遭到日軍放冷槍暗算,警察先生出現,救走葉問並安排偷渡事宜。

    簡單來說,這劇本結構是這樣的:武師切磋(A),北方佬挑釁(B),北方佬單挑葉問(B’),日本大軍壓境(C),武師為米單挑日軍成功(A’),武師單挑失利(A’’),武師遭日軍槍斃(C’),北方佬當土匪(B’’),北方佬通知日軍將葉問捉走(C”),日本軍官與葉問單挑(C’’’)。

    這結構讓劇情很有層次,中間的因果關係也很清楚,能充分給予主角進行「合理報復」的動機,因此也很容易推動觀眾的情緒。

    從劇中一名警察角色的立場與心境的轉換,就可看出此劇本有多細膩曲折。讓這部武打片成了一部劇情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hilochampion 的頭像
    philochampion

    造口業影評+無聊讀書會

    philochamp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