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稱:王牌自拍秀(Be Kind Rewind 

導演:米歇爾岡瑞
編劇:米歇爾岡瑞
演員:傑克布萊克
       
莫斯戴夫
    
  丹尼葛洛佛
      
米亞法羅

 

資料來源: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ben50799934

 

劇情

    才說以後再慢慢介紹惡搞影片,不料,前幾天就發現一部惡搞電影:王牌自拍秀。它不只是惡搞電影,它是關於惡搞電影的電影。

    劇情大綱:傑瑞是小鎮報廢車廠的老闆,有點瘋瘋的,他懷疑政府利用電廠控制人民思想,某日偷偷潛入電力公司進行破壞行動,不幸被高壓電電到,他沒有變成閃電俠,也沒有重獲青春(第三朵玫瑰),只是身上具有磁性。

    傑瑞隔天跑去找在錄影帶店工作的好友麥可,他身上的磁性讓店理的錄影帶全部消磁不能看,顧客看不到想看的電影,眼見錄影帶店面臨危機,傑瑞與麥可靈機一動,拿著DV,按照原版電影的劇情,發揮想像力跟創意自導自演,拍出新版本的魔鬼剋星洛基尖峰時刻以及金剛等電影,原本只是想先搪塞應付而製作的小型翻拍電影,沒想居然大受歡迎,錄影帶店業績蒸蒸日上。

    另一方面,傑瑞跟麥可之所以可以這樣惡搞是因為老闆不在家,因為錄影帶店所在的大樓太老舊,政府當局打算拆除,並建議老闆遷移至新都市計畫區,老闆為了研究日後市場,獨自前往鬧區親自考察目前受歡迎的DVD連鎖店的經營方式。

    雖然,老闆不喜歡DVD店的服務方式,但為了迎合潮流,他打算回到小鎮,聽取當局建議,重起爐灶並引進新的經營方式。

    當他看見許多人喜愛傑瑞與麥可的翻拍錄影帶後,妥協讓步。可是好景不常,電影公司發現小鎮的翻拍電影,派版權法律專家前往錄影帶店,意圖控告他們侵害著作權,最後將翻拍錄影帶沒收銷毀了事。

    錄影帶店沒有足夠資金重整,面臨遭拆除的局面,傑瑞及小鎮居民建議拍攝當地傳奇爵士歌手肥仔‧哇啦的電影,籌措經費救錄影帶店。

    傑瑞與麥可,還有瘋狂投入電影拍攝的小鎮鎮民,運用最簡陋的攝影器材,及臨時拼湊的道具、特效跟場景,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完成這部超及小成本且獨立製作的電影。雖然,沒有達到籌足經費的目的,可是這部關於肥仔‧哇啦電影凝聚了小鎮人民的向心力,也讓大家再度想起喜愛電影的原因。

 

本片特色

    如果你想以簡單的DV拍攝電影,又擔心沒有經費搞特效,王牌自拍秀示範了如何運用創意玩電影,例如像主人翁拍攝魔鬼剋星時,為了在白天拍出夜景,利用DV負片拍攝的方式營造夜晚的效果,但是主角的臉部也會被負片化啊,沒問題,你把你的臉拿去影印,用印出來的東西做成面具,帶在演員臉上,即使畫面負片化,主角的面部仍清晰可辨。

    整部王牌自拍秀,呈現了以極小資源做出大創意與效果的高水準短片技法。

    這部電影的導演太鬼才了。

    啥?居然不相信我的話?怎麼可以不相信我的話?

    不信?自己去看這導演自己玩出來的短片,保證嚇死你(尤其是第二段影片,導演本人親自出馬):

顛覆電影工業的所有可能性- -王牌自拍秀(BE KIND REWIND)

http://tw.myblog.yahoo.com/aju-swissforu/article?mid=1305&prev=1344&next=1302

 

    這導演太厲害了,體投地(哪來的第體?要說清楚喔,妄想症越來越嚴重了喔,快精神分裂了喔)!

    他就是王牌冤家的導演啊。

    請見: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een40338013

 

    就是因為金凱瑞以前演了一部成功的喜劇電影「王牌威龍」,以致後來台灣片商取片名時,喜歡把金凱瑞的電影取為「王牌XXX」,害了很多電影,像金凱瑞在「王牌冤家」一點都不搞笑,演得很嚴肅,害很多人誤認「王牌冤家」是部搞笑喜劇片。

    因為王牌冤家的編導手法受到台灣文藝青年(?)的喜愛,所以又害到「王牌自拍秀」這部另類電影。

  

    王牌自拍秀的對白跟劇情非常搞笑、白目,很多是那種腦袋不太正常的人才講的出來的話,可是我看了之後,覺得非常好笑,裡面的演員都具有很強烈的,全片時而穿插濃濃的小鎮人情味,搞笑中帶著溫馨。

 

   電影工業與社區營造

 

    電影說穿了,是商業產品,卻又是能同時製造大量集體回憶的文化產物,有人說KUSO(惡搞)的精神來自集體記憶。請參閱:

《王牌自拍秀》:向近乎手工業的獨立製作精神致敬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93&eid=v193115

 

    片中,因自拍短片大受歡迎,自以為是電影巨星、自我膨脹後的傑瑞說,我們已經對公式化的好萊塢電影沒興趣了,我們要為觀眾量身打造電影。(自我膨脹很嚴重吧?)

    科技越來越進步,現今的世代已經不適合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電影」,而是:現代的人輕輕鬆鬆就能拍出自己的電影。並且不乏表現管道,例如Youtube這種影像傳播媒介。

    早期電影是政府、商業界操控觀眾思想的有力工具,現在年輕世代動不動就來惡搞影像,破壞影像製作者原來的意圖。原來的影像製作者為了保護自己,動不動就以「侵害著作權」加以反擊。例如,前文提到的「無間道之CD-pro2」也碰過類似的狀況,請參閱: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YouthSubculture/AgainstIntellectualProperty/p444.htm

    惡搞電影必須依附原本電影的知名度與造成的集體記憶,效果才會顯著,不管如何,都只能算是一種抄襲或致敬。

    可是王牌自拍秀最後走向一般民眾藉由集體製作、拍攝電影,從平凡普通的觀眾變成導演、演員、製片、劇作家、道具製作者等等,好比電影工業的大眾化。

    隨者科技進步與民眾的覺醒,電影工業帶領觀眾從被動的觀眾、主動解讀電影的觀眾、依附正版電影的惡搞電影作者、到目前的「只有有心,人人都可以成為大導演或大明星」,民眾隨時可以成為具有潛在影響力的影像作者。

    視覺文化或視覺政治學,一波一波走向新的時代。

  

不管這部電影如何對為大電影致敬,最後感動我的卻是小鎮人民因為共同做著相同的夢、看著親手打造的關於小鎮歷史的電影而凝聚在一起。這跟某些地方申請政府經費要進行社區營造,錢還沒下來,工作還沒做,就開始討論如何分錢跟展現權力是不一樣的。(當然啦,電影是兩、三小時的夢或童話故事)

然而,當我聽到其中一位鎮民說:這是我們的歷史,我們可以適度修改它。我不禁感到一絲絲恐懼。電影可以塑造集體回憶,打造集體意識型態,它也可以用來「竄改歷史」,若不談論實際發生的事件,後世流傳的歷史不就是大家共有的集體記憶嗎?

越扯越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ochamp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