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間部落格沒啥人在看,可以盡情亂寫。以下純屬個人意見。近期觀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泰國電影「愛在暹邏」,另一部是國片「海角七號」,這兩部片雖然故事不同,卻都有某些相似性──同樣是與樂團有關的音樂電影,這兩部電影各有特色,我卻比較偏愛「愛在暹邏」。不是我不支持國片,是人家劇本寫的好。
  電影好不好看是很主觀的。「主觀」的意思是:(1)無人能得知我感受到的「好看感覺」是什麼樣的感覺,(2)即使我覺得好看,別人卻未必也覺得好看。如果是這樣,那我要在這裡討論什麼呢?我討論的是我觀看「海角七號」後的失落。但是,我並沒有說「海角七號」不好看。
  現在是20089月,目前社會的氣氛頗低迷,「海角七號」剛好作為平撫大眾不滿情緒的商業片,如果它算是賣得好的話,除了本身的用心製作外,相對而言也能說是佔了天時(局勢低迷)、地利(本土色彩)及人和(網路的良好口碑)。
  「海角七號」的故事有兩條敘事線。一是六十年前寄不出的七封日文情書,突然出現在屏東恆春小鎮:六十年前,日籍教師在屏東與一女學生相戀,後因日本戰敗,教師被迫離開台灣,在船上寫下動人的七封情書;日本教師過世後,他的女兒意外發現父親的秘密,於是將這些信寄到當年女學生的住家地址。
  另一條敘事線是:一心要發展地方的民意代表會主席要求飯店業者的音樂活動上務必安插本土樂團演出,但是恆春並沒有像樣的表演團體,於是他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找齊人手,練好兩首歌,這個臨時湊成的樂團成員有在台北奮鬥十餘年後失敗、回到恆春後臨時充當郵差的樂團主唱、老婆離家出走的失意警察、暗戀有夫老闆娘的機車黑手、愛現的月琴老阿伯、人小鬼大的小學生跟小米酒業務員,還有一個廠商派來監督樂團的日本女生。
  「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就在樂團雜牌軍成立、練歌的中間,穿插日本教師的情書念讀,並一一透露出劇中人物各自要面對愛情習題。另外,那位臨時充當郵差的主唱發現找不到地址的七封情書,在女主角要求下,他執意將信件交給等待它們的主人,並且也因此激發他創作歌曲「海角七號」。樂團成功在海灘演出,贏得現場聽眾的掌聲,電影最後也將畫面轉到當初日本教師與女學生相別離的時刻。
  就樂團雜牌軍的部分而言,將多元族群、文化的台灣社會現象做了個縮影,並且充滿了歡笑,並且成功表現小人物志氣高的心理,頗能引起大眾的共鳴,這也是我認為本片具有「療傷作用」的部分,尤其是很想上台表演但是又不懂西洋樂器的八十歲茂伯在其他團員面前說出:「幹!挖系溝播捏(我是國寶耶)!」真是「撼動人心」!此語一出,立即贏得電影院觀眾的掌聲。
  後來在搖滾樂團中拿「鈴鼓」表演的茂伯就是這樣紅的,他也是「海角七號」中,觀眾人氣最高的角色。電影配角「意外」暴紅,突顯出「海角七號」在某方面的不足。
  樂團組成的過程雖然有趣,但是都只是流於一般台灣鄉土電視劇的程度,但是因為有茂伯的出現,他既愛現又勇於追求的演出,成為樂團從組成到練唱、甚至到最後演出的焦點,除了凝聚樂團的熱血氣氛,也呼應「小兵立大功」的主旨──雖然茂伯不是主角,但是他做出了主角應該具有的功能。
  除了大大這個天才小琴師尚足以與茂伯匹敵外,至於其他的角色就淪落到(或應該說是)各自對各自愛情習題傷神的跑龍套,無法在樂團這支敘事線做出良好的貢獻(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存在感」)。
  若從愛情部分來考量,除了六十年前的戀人外,其他角色的愛情習題大部分都只是點到為止,感覺上就是將十集的連續劇劇情濃縮成一小時,然後又沒有結局。
  至於穿插在樂團組成劇情中的七封情書,每當情書念白出現時,加上抒情音樂的輔助,感覺是很有感覺,但不知為何,這樣的感覺無法連貫,電影最後結尾雖然有回到六十年前的一幕,但是整個情緒無法凝聚,打動人心的力道也就變弱不少。
  此外,除了演唱曲之外,情書與樂團組成的部分似乎沒有什麼連結。理想中,眾角色的愛情習題應該在最後演唱時獲得某種解決或者角色的心靈應該獲得某種「提升」,否則之前觀眾在接受他們愛情難題時所產生的情緒無法作適當宣洩,就會在心中留下「殘念」或「不滿足」。但是因為情書與樂團的連結不足,原本應該出現「情緒淹沒觀眾心頭」的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最後,比較可惜的是「男孩看見野玫瑰」這首歌,這首歌在劇中一開始就在茂伯口中哼唱,而且是日語版的,稍後男主角阿嘉也與茂伯彈奏「男孩看見野玫瑰」時一起合唱,這首曲子最後成為樂團演唱的「安可曲」,不僅是演唱會部分的最後高潮,此曲也連結到六十年前的別離場景。
  照道理說這是一首重要的歌曲,但是它在結尾出現的莫名其妙,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只練二首歌的雜牌軍樂團正要離開舞台,台下觀眾卻要求「安可曲」,在沒有練過其他歌曲加上茂伯又想在舞台上「大顯身手」,於是茂伯只好用月琴演奏「男孩看見野玫瑰」,因為他知道阿嘉會唱這首歌,並且按其他樂手的程度,要跟上這首曲子也沒問題。
  如果是這樣,「男孩看見野玫瑰」與七封日文情書有什麼關係呢?電影沒有交代,此曲一開始出現時也「不明顯」,就算拿它連結到六十年前的分離場景,凝聚觀眾情緒的功能也不夠。因為很少有人能在那一瞬間了解這首曲子跟六十年前的戀情有何關係?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男孩看見野玫瑰」的日文版是六十年前恆春地區的流行歌曲,因此茂伯會唱、日本教師及其相戀的女學生也會唱;因此當主角唱完受七封情書激發譜成的「海角七號」現代情歌後,由茂伯起頭演唱的「男孩看見野玫瑰」也就有了「古今情歌」在同一個海灘上輪番出現的時刻──愛情不滅、情歌不老。
  但是,在「線索不夠多」的情況下,有幾個觀眾能在最後茂伯彈奏「男孩看見野玫瑰」的瞬間想到這點呢?等回家好幾天後才想到時,情緒也就沒了(可能還有人根本就忘記這一點可以深入思考)──本來是可以好好在電影院享受流淚的說。
  兩條敘事線的交會不足加上情緒蓄積的能量不足,是我對「海角七號」的抱怨。至於其他電影技術的部分,因為我既不懂又不挑,也就沒啥好說的。



  將「愛在暹邏」說成泰國版的「海角七號」,對前者而言並不公平,因為其實「愛在暹邏」比「海角七號」更早完成及公開放映,其劇本的結構及情緒凝聚力也比後者更優越。
  「愛在暹邏」也有兩條敘事線,各自放在劇中人物繆與棟上交錯發展。家人搬家,仍在上小學的繆卻不想讓祖母一人留在原居地,獨自寂寞,選擇留下來與祖母相伴,至於祖母不想離去的原因則是捨不得已過世的老伴。此時繆的童年玩伴棟的姊姊在某一次出遊時失蹤,以致讓棟全家陷入悲傷情緒,故選擇搬家,重新過生活。過了不久,繆的祖母離世,只剩繆在原來的住所獨自寂寞。
  繆長大後,成為學校音樂社團主唱,並與同學出片成為家喻戶曉的新星歌手,當著作人要求他們創作熱賣情歌時,繆卻丈二金剛摸不著頭,因為他從來沒戀愛過。棟在暹邏廣場(就像是台北的西門町)與繆相遇,兩人的會面似乎勾起繆的戀慕之心,順利譜成一首動人情歌。另一方面,棟的姊姊失蹤多年,導致其父傷心欲絕,整日飲酒逃避,其母雖然無奈卻也只能默默在旁守候。某日,棟參觀繆樂團練習時,發現樂團的保姆長的超像他失蹤好幾年的姊姊,於是與母親合作,付錢要求保姆扮演其姐,讓父親的心情好轉。在「父女團圓」的聚會上,繆為棟獻唱他的新作,並在事後與棟發生親密舉動,意外讓棟的母親發現這兩個小男孩的秘密戀情。某日,棟外出與繆等人相聚,卻一夜未歸,著急的母親徹夜尋找,為兒子的性向擔心。團保姆後來受不了心理煎熬,拒絕再度假扮他人身份賺錢,失去女兒的父親終於接受事實,雖然母親已默默接受棟的性向,棟為了顧及家人親情,與繆漸行漸遠。繆的心理大受打擊,退出樂團活動,但是在樂團友人鼓勵下,最後在暹邏廣場唱出他對棟的思念,棟則是在其表演過後,向繆說出他最後的選擇。
  這部電影很長(我省略了棟及繆各自與其「小女朋友」的發展),約150分鐘,其支線都是環環相扣的,整部片的焦點放在人的寂寞與被需要的情緒,各角色的故事內容雖不同,但是在發展上都扣緊主題,至少,「分離、寂寞及被需要」等,從繆的祖母對其夫的思念,父親對失蹤女兒的牽腸掛肚,母親對同性戀兒子的擔心等等,這些故事所引發的情緒大都成功凝聚在繆與棟的禁忌愛戀──想在一起,卻又不能在一起,只能徒呼無奈──繆最後又回到一個人的生活。
  這些支線成功的以「愛與寂寞」的主旨支撐繆與棟的戀情主線,繆寫給棟的情歌又適時發揮煽情的功能:電影詳細描述此曲譜成的經過,這首情歌第一次出現是在繆對棟傳達情意時,這也是衝突性故事角色相聚一堂的場景,以推動劇情發展,此曲並在最後在繆的小型演唱會上再度出現,除了作為兩個小男主角彼此愛慕的情緒宣洩,掀起最後劇情高潮外,並總結之前各支線中未獲得昇華的情緒。
  在結構上及主題的深度上,「愛在暹邏」的劇本相當周全,它利用情境及感情的衝突、缺乏引發觀眾對「愛與寂寞」的思考,各支線的結局最後也給予觀眾可接受的交代,音樂的搭配也恰到好處。因此,雖然「愛在暹邏」長達150分鐘,卻不會顯得像是輛多頭馬車。
  一般人都以為理性與感性是可以分開的,但其實人在思考時總是帶著情緒在思考,沒有任何情緒是很難讓人進行思考活動的。電影中的劇情衝突往往會刺激人思考,這時的思考會帶動情緒的產生,每當回去思考相同的處境或場景時,相似的情緒也會再度油然而生。
  「愛在暹邏」的故事與主題「愛與寂寞」是緊密貼切的,並且不侷限在同性愛戀上,還含括友情、親情等,因此其深度與廣度就很有看頭,此外劇中主線故事及情緒還能貫穿首尾,相對而言比較完整,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這樣的電影不僅會讓人回味再三,並且還能跳脫國界、語言的限制,成為其他國家觀眾也能欣賞的佳片。
  「海角七號」與「愛在暹邏」在內容其實是不同的,「海角七號」是拍給台灣在地人看的電影,輕鬆、笑鬧又熱情,值得愛台灣的觀眾結夥大力支持。「愛在暹邏」就較為內斂、深沈,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ochamp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