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稱: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
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
編劇:法蘭西斯柯波拉
演員:提姆羅斯
阿歷珊翠瑪莉亞羅娜
布魯諾甘茲
安德瑞海尼克
馬賽尤瑞斯
昨天,我朋友跟我推薦一部有趣的怪電影「第三朵玫瑰」,上網一查,天啊,法蘭西斯柯波拉執導的電影,電影教父三部曲大導演。
教父三部曲,我只看過第一部,所以根本談不上是影迷或影痴。
但是我看過他10年前指導的「造雨人」,由麥特戴蒙主演。
「第三朵玫瑰」是部怪片,我唯一看懂的地方就是:那不是麥特戴蒙嗎?他有客串耶,不到一分鐘吧。
所以,如果你看不懂這部電影,不用難過,網路上一大堆人也是一樣。但是,本人還是願意告訴大家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反正是造口業嘛。一開始就講啦!
這部電影的大綱有點複雜:男主角杜明尼克是一位語言學教授,活了70歲,這輩子鑽研的學問沒有成果,心愛的戀人羅拉受不了他專注於學問,早已嫁為人婦,並於隔年難產而死,老教授無法忍受這一生學問、愛情皆無所得,計畫在復活節當天自殺,可是一道雷擊先把他擊成重傷,數日後,老教授不但沒死,身體反而回到卅多歲的狀態,智能學問與日俱進,超凡入聖,當時德國納粹得知有此不死人的消息,派人前去調查並企圖綁架男主角杜明尼克,迫使他必須逃亡,他預知將來人類會發生核子戰爭,於是在保險庫中留下他的警語,希望能幫助未來的人類,某日他遇上面貌酷似當年愛人羅拉的女子,該女子發生車禍,醒來之後以古梵語宣稱自己是古印度修行人,不久後又恢復正常,這名女子與男主角墜入愛河,可是她的精神狀態不時會回到古代,男主角杜明尼克把握此機會,紀錄女子失神時發出的言語,逐步完成他當初未能完成的研究,語言與意識的緣起,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女子越來越衰老,即將死去,男主角杜明尼克為了挽救愛人的生命,下定決心放棄研究,離開愛人,希望她能夠因此保住生命,甚至恢復青春,未了,男主角杜明尼克回到故鄉,來到熟悉的咖啡館,他在那裡遇見大學裡的老同事,跟他們談論這幾年的經歷,訴說自己宛若中國古哲學家莊子說的寓言故事「莊周夢蝶」,說完,走出咖啡店,倒臥在階梯旁,他的面貌回到年邁衰老時的樣子,但身上帶的護照上卻是重返青春時的新身份的名字。
中文片名「第三朵玫瑰」指的是:片中,老教授重返青春時,他的另一個人格順從他的願望,憑空將第一朵玫瑰放在他手中,第二朵玫瑰放在他膝蓋上,然後問他:第三朵玫瑰你要放在哪裡?
片尾:當老教授回到年老體衰到在路上時,有一朵玫瑰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上。
雖然男主角對東方學頗有研究,精通數國語言,甚至數種古代語言文字,然而,他講的中文我卻聽不懂。這種情形也可以套用在科波拉的「第三朵玫瑰」,雖然,他藉男主角之口,在片尾道出本片意欲表達的是「莊周夢蝶」的意境,但是,全片跟我想的「莊周夢蝶」不太一樣啊。一聽到男主角講的中文,我就提醒自己,先不要用我認為的「莊周夢蝶」來理解這部電影,應該要用全新,從來從來沒想過的電影劇情來看待它。
雖然離我想的「莊周夢蝶」有點距離,但這部片還是很有意思。
而且科波拉不愧是大導演,「第三朵玫瑰」的畫面構圖跟顏色都很令人激賞,音樂也很特別,很異國情調,在幕後花絮裡,作人員介紹配樂使用的其中一種樂器:波斯琴;我一看,那不是胡琴嗎?
看完之後的想法是:我看的版本是不是不完整啊?因為至少有一處劇情我無法理解。這一點,我稍後再提。
首先,來看這部的設定,這部電影劇情跟德國傳說《浮士德》相似的地方是:男主角都醉心於學問,不同的地方在於,《浮士德》的主人翁將靈魂賣給魔鬼以換取青春與知識,「第三朵玫瑰」主角被雷擊中,恢復青春不是他的選擇,他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遭遇。
回到「第三朵玫瑰」,本來主角一生的兩個遺憾是學問研究無法完成,他的至愛在那年輕時離他而去。
等到男主角回復青春,獲得第二次機會,雖然他的知識已經超越人類極限,他也與夢中情人墜入愛河,可是為了至愛的性命,他選擇離開她,放下未完成的研究,末了,由於他超人般的智力與知識,使他預知人類未來的悲劇,他無力挽救,感到十分痛苦;導演以象徵式的手法讓男主角與鏡中出現的另一人格對話,再將鏡子擊碎,將這個全知的「旁觀者」「殺了」,表現他雖然擁有高人數等的知識能力,卻感到痛苦與無能為力。
劇情的基本設定非常奇幻超現實,張力的來源則是主角本人的選擇。例如,當他被納粹追殺,面臨生死關頭之際,他的另一個人格提醒他:你別無選擇。男主角接著以「超能力」幹掉德國納粹。這個另一個人格是男主角被雷擊中後出現的,他有點像是男主角的守護天使或意見顧問,他並不會奪取男主角的身體控制權,而且這另一人格似乎一直是「全知的旁觀者」。
每當男主角講中文時,畫面也會出現他在寫中文:「人生如夢」之類的。若男主角的一生,乃至返老還少全是一場夢,這另一個人格則是知道他在作夢的那個。他的出現,都在提醒觀眾,請以另一種角度去理解男主角的處境。
如果「第三朵玫瑰」好玩的地方在於男主角的選擇,那他會選擇將第三朵玫瑰放在哪裡呢?
劇情的另一個設定是:男主角逐步實現他年輕的願望,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也讓他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他還用這能力去賭博),但是也讓他看到未來人類的發展與遭遇,男主角沒有辦法力往狂瀾。女主角則是會不停透過通靈方式回到過去,帶回來古代的歷史跟語言,代價是她會越來越衰老。一個能夠預知未來,另一個則是可以回到過去。
雖然男主角藉由第二次機會實現他年輕時的願望,但是結果並不如他預期般美好。
若將男主角本身視為人類不斷發展知識科技的比喻,「第三種玫瑰」則想表現:這種追求的結果未必會如人類當初預期般美好。
當他面對納粹的威脅,與他有數夜歡愉的德國女特務捨身相救,當場遭到擊斃,另一個人格對男主角說:「你別無選擇。」男主角運用超能力將面對的納粹殺害。徒然擁有高超能力的男主角面對生命威脅及友人遭殺害時,仍不免有怨恨以致暴力復仇的心態與行為,擁有高科技的未來人類又如何能夠避免核子戰爭的爆發?
另一種表現是:有一種說法,男性是追求未來的,女性則比較專注當下與過去。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正確的,僅供猜考。
最後,在我的想法裡,「莊周夢蝶」是關於人格同一性與真實感的問題。假設某個主體擁有兩種截然不同且相互獨立的記憶,這主體在某種狀況下意識到他能夠自行選擇這兩種記憶,這兩種記憶不僅能夠構成他的「不同位格」,而且當他選擇不同人格時,似乎都能對應到現實生活的狀況。「莊周夢蝶」的處境是,主體在兩套記憶乃至人格間猶疑不定:不知是莊周夢到自己是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是莊周。
「第三朵玫瑰」的劇情大部分缺乏「上述不同人格或現實之間的猶疑不定」,這種處境僅出現在最後一幕。
只能說,男主角並沒有人格搖擺不定的問題。他只是擁有奇特的遭遇、經歷,在他原來的一生,他無法完成研究與擁有愛情,當他擁有新的機會時,他實現了原本追求的夢想。原來的他,年邁時失落沮喪到一心尋死,重獲青春的他,則選擇放棄至愛與夢想。
片尾最後,將男主角前後兩個人生的記憶混在一堂的作法與原來「莊周夢蝶」的意境大相逕庭,而且,觀眾仍然處在「全知旁觀者」的地位得知男主角的真正所處的時間點是他回復青春之後離開愛人回到故鄉時,看起來像是男主角一人在咖啡館裡「記憶混亂」。
全片最奇特的地方在於:當男主角離開愛人,回到故鄉,下榻旅館時,拿出一張彩色相片,是一名女子跟小孩兩人的臉部特寫合照,然後畫面切換到另一場景,一名女子抱著小孩走下火車,突然被照了相,卻渾然不知,離開月台,女人面貌酷似男主角年輕時的愛人羅拉,羅拉與小孩用法語溝通,他們經過一名男子,就是男主角,男主角看了他們一眼。
這個突然的場景轉換或記憶畫面,接在男主角在旅館拿出那張彩色相片之後,提示觀眾那張相片是男主角拍的,並且那個女人面貌酷似羅拉。
然後,男主角將彩色相片放在他舊時相片部中他與羅拉合影相片的下方位置,然後他留下一滴清淚,問自己:第三朵玫瑰要放在哪裡?
注意,男主角的相片部裡的相片都是黑白的,他與羅拉的合照設於19世紀末幾年,當他回到故鄉時,依然年輕,但是二次世界大戰早已打完,納粹已經投降好幾年了。
而且,羅拉早就死了。
那麼,男主角拍到的人是誰呢?我們不得而知,並且,他拍攝的當時應該也不是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他可能是在火車站遇到另一名面貌酷似羅拉的女子罷了。
因為,先前男主角遇見的女子是某位古人的轉世,因此,也許,他遇到的女子說不定是羅拉的轉世也不一定。要不然,就是他看到肖似羅拉的女子而想到這一生的至愛,因而忍不住留下眼淚吧。
因為,這張莫名其妙的相片,害我以為男主角具有穿越時空的本領,或者,他重返青春後也改變了過去。但是,回頭一想,這種時空旅人的設定沒有出現在先前的劇情中。
類似的設定則是女子能透過類似通靈的方式再現古老的記憶。但是男主角先前沒有表現出類似的能力。
而且,就場景判斷,相片母子所處的時代應該二次世界大戰後。
當男主角自問第三朵玫瑰要放在何處後,他前往年輕時常去的咖啡館,並與當年的同事聊天,講述他的遭遇,接著,他的容貌變成他應該有的樣子:8、90歲的老頭。
而且,就導演給予觀眾的偽全知角度來看,男主角明明身處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但是男主角卻認為他回到二次世界大戰當時,還跟他朋友說:他做了一個奇特的夢,他的經歷像是「莊周夢蝶」。回到偽全知角度:就咖啡館侍者的證詞,男主角單獨一人在咖啡館,旁邊並沒有其他人跟他說話。
前面提到,男主角被雷擊中等等遭遇是他無法選擇的,但是有些事情他可以選擇,例如玫瑰擺放的位置。當他自問第三朵玫瑰該放在何處,他就恢復年老體衰的模樣,不止,是更加衰老。
男主角的第一次人生,他選擇專注學問研究以致疏遠女友,第二次,他有機會完成著作並與愛人相廝守,但是他選擇放棄研究並離開愛人。
如果,前面兩朵玫瑰的擺放是象徵男主角前面兩次的選擇,第三朵玫瑰則是象徵他接下來的選擇。
男主角前半生執著於學問,失去愛情,最後兩手空空,他自憐可能最後將孤獨死去,選擇服毒結束生命,但是老天爺給他第二次機會,讓他逐步實現夢想,可是,他發現,人生最終不免一死,往日種種喜怒哀樂,一覺醒來,宛如夢境,何況人死後,一切皆夢幻泡影。
為了領悟這個道理,男主角經歷了很長很長的一生,或者,一開始以致最後電影結束,全都是男主角所做的夢境,他醒來之後,身處何境,我們無法得知。
他最後的選擇是坦然面對死亡與人生境遇的缺憾,還是發現自己身處夢境,選擇不再執著而願意醒來,我們也不得而知。
留言列表